碳稅
問題長期以來一直備受關注。隨著近期油價暴跌以及其他能源價格的相應下挫,征收碳稅已是勢在必行。我們有討論碳稅的規(guī)模以及稅收如何運用的空間。但毫無疑問的是,以當前
碳排放零稅率為起點而增加的稅收將是可行的。
碳稅問題的核心是承認那些使用碳基燃料或產品的消費者沒有承擔他們行為的所有費用。碳排放加劇了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在許多情況下,它們會造成當地的污染問題,這些問題又直接危害人類健康。將化石燃料從地下開采出來既包含事故隱患,也帶來環(huán)境挑戰(zhàn)。盡管美國石油產量大幅增加,我們仍是石油凈進口國,所以石油消耗增加提升了我們對中東石油生產國的依賴程度。
當我們駕駛汽車,烘暖房間或通過更間接的方式使用化石燃料時,我們大家產生了這些費用,卻沒有付費。由此可見,我們過度使用了這些燃料。這不是某種政府策劃的結論,而是
市場邏輯:不用付費的資源必然被濫用。即使政府不需要或者用不著這部分收入,它也可以通過征收碳稅、再返還社會的方式使經濟運轉得更良好。
雖然,總的來說,近期能源價格下跌對提高美國民眾收入是一件好事,但這的確加劇了能源過度使用的問題。征收碳稅的裨益因此也大大增加。
另一方面,一直以來人們就擔心,提高碳稅會對一些中低收入消費者造成不公平的負擔。比如,那些遠途開車的上班族、或者房屋供暖費用昂貴的人將承受過重的負擔?,F在,這些群體已從能源價格下跌中獲得不少好處,所以征收相當程度的碳稅而又不增加他們的負擔(相對于6個月前的油價水平)是可行的。例如,汽油價格已下跌逾1美元/加侖。如果每噸二氧化碳排放征收25美元的碳稅,未來10年的稅收將超過1萬億美元,而汽油價格每加侖僅會提高約25美分。
一些人擔心對化石燃料征稅將損害美國的工業(yè)競爭力,并鼓勵產業(yè)外移。實際上,通過精心設計,美國將對所有進口商品的碳含量進行征稅,如果這些產品的出口國沒有對它們課征碳稅的話。美國應堅持其所征之稅不違背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規(guī)則。這樣美國就可以有資格鼓勵那些希望免受美國課稅的國家征收本國的碳稅,從而進一步支持減緩全球氣候變化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