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了解這些變化的起因和造成的影響,并評估現(xiàn)有的各種選擇,我們就能夠加強適應能力?!彼f?!啊稓夂蜃兓械暮Q蠛捅鶅鋈μ貏e報告》提供了有助于此類決策的知識?!?/div>
歐洲、東非、熱帶安第斯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fā)現(xiàn)的小型冰川預計在高排放情景下,到2100年將失去80%以上的現(xiàn)有冰量。高山冰凍圈的退縮將繼續(xù)對娛樂活動、旅游和文化資產產生不利影響。
“限制升溫將幫助他們適應山區(qū)及周邊地區(qū)的水供應變化,并限制與山地災害相關的風險?!彼f?!熬C合水資源管理和跨界合作為應對水資源的這些變化的影響提供了機會?!?/div>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極地和山區(qū)的冰川和冰蓋的冰量正在損失,這促使了海平面加速上升,同時擴大了海洋變暖的范圍。
報告顯示,20世紀全球海平面上升了約15厘米,而目前的上升速度快了兩倍多 —— 每年3.6毫米 —— 而且還在加速。
海平面將在未來幾個世紀繼續(xù)上升。即使溫室氣體排放驟減且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于2℃,到2100年它仍可能達到30-60厘米左右,但如果溫室氣體排放持續(xù)強勁增長,則可能達到60-110厘米左右。
“近幾十年來,由于格陵蘭和南極洲冰蓋的水輸入量不斷增加,加上冰川融水以及升溫海域的擴大,海平面上升的速率已經加快,”IPCC第一工作組聯(lián)合主席Valérie Masson-Delmotte說。
“這項新的評估還上調了在溫室氣體高排放量的情況下,到2100年南極冰蓋對海平面上升的預測貢獻?!彼f?!皩?100年及以后的海平面的大量預測與南極洲等地的冰蓋將對變暖如何反應有關,這仍然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更頻繁的極端海平面事件
海平面上升將增加漲潮和強風暴等期間產生的極端海平面事件的頻率。有跡象顯示,不論額外升溫幾度,到本世紀中葉,許多地區(qū)過去百年一遇的事件都將每年發(fā)生一次,許多低洼沿海城市和小島嶼將面臨風險。
報告顯示,如果不在適應方面進行重大投資,它們將面臨不斷升級的洪水風險。報告稱,由于與氣候相關的海洋和冰凍圈的變化,一些島嶼國家可能變得無法居住,但可居住性閾值仍然極難評估。
熱帶氣旋造成的風和降雨的增加加劇了極端的海平面事件和沿海災害。特別在溫室氣體排放保持高水平的情況下,熱帶氣旋引發(fā)的風暴潮的平均強度、幅度和降水率的增加將進一步加劇危害。
“各種適應方法已經得到了實施,通常是應對洪水事件的,而本報告強調了為每種情況提供的各種不同選擇,以預測未來海平面上升的全面規(guī)模,制定綜合對策,”Masson-Delmotte說。
不斷變化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
報告稱,升溫和海洋化學變化已經在干擾整個海洋食物網中的物種,對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和賴以生存的人類產生了影響。
截止目前,海洋已吸收了氣候系統(tǒng)中90%以上的多余熱量。到2100年,如果全球升溫限制在2℃,海洋將比從1970年到現(xiàn)在多吸收2至4倍的熱量,而在高排放情況下,將多達5至7倍。海洋變暖減少了水層間的混合,因此減少海洋生物的氧氣和營養(yǎng)供應。
自1982年以來,海洋熱浪的頻率增加了一倍,強度也在增加。預計其頻率、持續(xù)時間、范圍和強度將進一步增加。與工業(yè)化前水平相比,若升溫2℃,其頻率將高出20倍。如果排放量繼續(xù)強勁增長,其發(fā)生頻率將增加50倍。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海洋已經吸收了20%到30%人類導致的二氧化
碳排放量,造成了海洋酸化到2100年,海洋的持續(xù)碳吸收將加劇海洋酸化。
海洋升溫和酸化、氧氣損失和營養(yǎng)供應變化已在影響著沿海地區(qū)、遠海和海底的海洋生物分布和豐度。
魚類種群分布的變化降低了全球漁獲量的潛力。未來,有些區(qū)域,特別是熱帶海洋,將進一步減少,但其它地區(qū),如北極,將有所增加。高度依賴海產品的社會可能面臨營養(yǎng)健康和糧食安全的風險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將限制對那些為我們提供糧食、保障我們健康和塑造我們文化的海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IPCC第二工作組聯(lián)合主席Hans-Otto Prtner說。“降低污染等其它壓力將進一步協(xié)助海洋生物應對其環(huán)境的變化,同時使海洋更具復原力。”
“政策框架,如關于漁業(yè)管理和海洋保護區(qū)的政策框架,可為社會提供機會來適應變化及盡量降低我們的生計風險,”他補充道。
北極海冰量下降,多年凍土融化
北極海冰的范圍在一年中的每個月都在下降,且在變薄。如果全球升溫穩(wěn)定在高于工業(yè)化前水平1.5℃,那么北極海洋無冰期只出現(xiàn)在9月(冰量最少的月份)的情況將為百年一遇。若全球升溫2℃,這種情況將會高達三年一次。
生活在北極的人們,特別是土著居民,已經根據陸地、冰雪條件的季節(jié)性和安全性調整了他們的移動和狩獵活動,一些沿海社區(qū)已計劃搬遷。報告顯示,他們在適應方面的成功取決于資金、能力和機構支持。
已凍結多年的常凍地面正在升溫和解凍,預計21世紀內將發(fā)生大范圍的凍土解凍。即使將全球升溫限制在遠低于2℃,到2100年,25%左右的近地表(3-4米深度)多年凍土將解凍。如果溫室氣體排放繼續(xù)大幅增加,則可能會損失約70%的近地表多年凍土。
北極和北方多年凍土保有大量有機碳,幾乎是大氣中碳量的兩倍,如果它們解凍,有可能顯著增加大氣中溫室氣體的濃度。由于北極多年凍土在持續(xù)解凍,目前還不清楚二氧化碳或甲烷是否已經凈釋放。未來,增加植物生長可以增加土壤中的碳存儲量,抵消多年凍土解凍產生的碳釋放,但長期而言不會達到大變化的規(guī)模。
野火正在擾亂大多數凍土帶和北方以及山區(q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
緊急行動知識
該報告指出,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保護和恢復生態(tài)系統(tǒng)、以及認真管理自然資源的使用,將有可能保護海洋和冰凍圈,并提供機遇,以支持適應未來變化、限制生計風險和提供多種額外的社會利益。
“只有在社會的各個方面,包括能源、土地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城市和基礎設施以及工業(yè)等方面實現(xiàn)前所未有的轉變,我們才能將全球升溫控制在遠低于超出工業(yè)化前水平2℃的水平。實施《巴黎協(xié)定》所需的富有雄心的氣候政策和
減排措施也將保護海洋和冰凍圈,并最終維持地球上的所有生命,”IPCC第二工作組聯(lián)合主席Debra Roberts說。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提供了目前最好的科學知識,使政府和社區(qū)能夠采取行動,將有關不可避免的變化和合理未來的科學知識嵌入到各自環(huán)境中,以限制風險和氣候影響的規(guī)模。
該報告證明了將科學知識與當地和土著知識相結合,以制定管理氣候變化風險和增強復原力的適當備選方案的益處。這是IPCC首份強調教育在加強氣候變化、海洋和冰凍圈素養(yǎng)方面重要性的報告。
“我們越是盡早果斷采取行動,我們就越有能力應對不可避免的變化、管理風險、改善我們的生活,并實現(xiàn)生態(tài)系統(tǒng)和世界各地人民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無論是現(xiàn)在還是將來,”Roberts說。
(上圖均來源于IPCC,轉載請注明出處。)
【編注:】
關于《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SROCC)
《氣候變化中的海洋和冰凍圈特別報告》(SROCC)是IPCC第六個評估周期中編寫的一系列特別報告中的第三份。該報告是在IPCC第一和第二工作組的聯(lián)合科學領導下編寫的,并得到第二工作組技術支持組的支持。
“冰凍圈”一詞來自希臘語kryos,意思是寒冷或冰——描述了地球系統(tǒng)的冰凍成分,包括雪、冰川、冰蓋和冰架、冰山和海冰、湖泊和河流上的冰以及多年凍土和季節(jié)性凍土等。
《決策者摘要》根據對與氣候變化條件下的海洋和冰凍圈相關之現(xiàn)有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文獻的評估,介紹了特別報告的主要結論。
了解有關該特別報告和其《決策者摘要》更多信息,請點擊:
https://www.ipcc.ch/srocc/home/
關于IPCC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是評估氣候變化相關科學的聯(lián)合國機構。IPCC是1988年由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規(guī)劃署(UN環(huán)境署)和世界氣象組織(WMO)建立,旨在為決策者提供關于氣候變化、其影響和未來潛在風險的定期科學評估,并提出適應和減緩戰(zhàn)略。IPCC有195個成員國。同年,聯(lián)合國大會批準了WMO和UNEP共同建立IPCC的行動。
IPCC的評估可為各級政府提供可用于制定氣候政策的科學信息。IPCC的評估結果是向國際應對氣候變化談判提供的關鍵素材。IPCC報告的起草和評審分數個階段,從而保證客觀和透明。
文/牛靜美 審/Emilie 編/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