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tài)環(huán)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夏應顯在10月29日的新聞發(fā)布會上宣布,到2035年,全國
碳排放權交易
市場預計可覆蓋中國碳排放總量的80%以上。這一目標是中國2035年國家自主貢獻(NDC)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我國從聚焦二氧化碳到覆蓋全溫室氣體、從控強度到降總量的重大跨越。新一輪國家自主貢獻目標可概括為“1+3+3”的一攬子計劃,其中新提出的量化指標是到2035年全經濟范圍溫室氣體凈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據測算,下降絕對量將超過10億噸二氧化碳當量,遠超發(fā)達經濟體歷史同期水平,體現(xiàn)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雄心和力度。此外,目標還包括非化石能源消費占比達到30%以上、風電太陽能裝機力爭達36億千瓦、森林蓄積量超240億立方米等延續(xù)性指標,以及新能源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主流、氣候適應型社會基本建成等新定性目標。這一系列系統(tǒng)性目標的提出,為“十五五”“十六五”時期綠色低碳轉型指明了方向。